血小板在人体中起着止血和凝血的重要作用,然而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。幸运的是,随着医学的发展,阿伐曲波帕(Avatrombopag)和艾曲波帕(Eltrombopag)等新型促血小板生成药物,为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。那么,这两种药有什么区别?哪种更好?
阿伐曲波帕(Avatrombopag)和艾曲波帕(Eltrombopag)都属于TPO受体激动剂(TPO-RA),能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,但二者在适应症、用药方式、副作用等方面有所不同。
阿伐曲波帕适应症: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(CLDT)、ITP。作用机制:刺激骨髓TPO受体,促进血小板生成。口服,每日1次,随餐服用,2-5天可见血小板上升,药物相互作用较少,副作用有轻度疲劳、头痛、恶心,无需定期监测肝功能。
艾曲波帕适应症ITP、重型再障(SAA)、HCV相关血小板减少。作用机制:同样作用于TPO受体,但可能影响铁代谢。口服,每日1次,需避免高钙、高铁食物,7-14天见效,与高钙、高铁食物相互作用较多。副作用有肝功能异常、静脉血栓风险较高,需定期检查肝功能(ALT/AST)。
如何选择?
阿伐曲波帕更适合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,服用方便,无需严格饮食控制。艾曲波帕适用于ITP、再障患者,但需注意肝功能监测,避免高钙高铁饮食影响药效。更多信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微信咨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