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中,西方和东方人群的EGFR突变分别占致癌驱动突变的10%~ 15%和30%~40%。针对携带EGFR突变的ⅠB-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切除术后患者行3年的奥希替尼(Osimertinib)辅助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。
一项Ⅱ期前瞻性试验评估了奥希替尼(Osimertinib)作为围手术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,报告的主要病理缓解率(MPR)为14.8%,但未观察到病理完全缓解(pCR),这表明奥希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在诱导pCR方面存在局限性。奥希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正在Ⅲ期NeoADAURA研究中针对Ⅱ-ⅢB期N2非小细胞肺癌(NCT04351555)进行评估。然而,目前肿瘤未退缩的内在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。
因此,本文报告了接受28天为一个周期、共两个周期的奥希替尼(Osimertinib)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切除,术后接受3年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(NCT04816838)。
这是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,纳入临床分期为ⅠA-ⅢA期、携带EGFR突变(19号外显子缺失、L858R)的NSCLC患者(NCT04816838)。患者接受两周期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切除,术后接受3年的奥希替尼辅助治疗;
共纳入25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奥希替尼(Osimertinib)治疗,所有患者均接受了R0切除。
结果显示:客观缓解率为44%(n=11),均为部分缓解(PR)。14例患者(56%)在新辅助奥希替尼治疗后报告病情稳定(SD)。主要病理缓解率(pCR)为0%,和病理完全缓解率(MPR)为24%(n=6)。
无患者接受辅助化疗。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(范围:13.8-38.6个月),中位无病生存期(mDFS)尚未达到。
共20例患者进行了ctDNA检测,6例患者(30%)在基线时循环肿瘤DNA呈阳性,并在接受1个周期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后实现清除。术后,中期分析显示,在19例无复发的患者中,18例ctDNA呈阴性(95%),这表明ctDNA结果与疾病状态高度一致。
在新辅助奥希替尼(Osimertinib)治疗前的样本(N=22)中进行全外显子测序(WES)显示,32%(N=7)的患者存在CRLF2和P2RY8突变,随后是TP53突变14%(N=3)和RBM10突变9%(N=2)。在新辅助奥希替尼治疗后手术切除样本(N=25)中,36%(N=7)的患者存在CRLF2和P2RY8突变,随后是TP53突变(24%,N=6)和MUC16突变(16%,N=4)。TP53突变在奥希替尼治疗后的样本中更为富集。
在新辅助治疗期间未出现3级不良事件。更多信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微信咨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