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指导奥希替尼(奥西替尼)辅助治疗更为精准化、个体化的使用,临床工作者也在积极展开分子和生物标志物层面的探索,如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上公布了ADAURA研究的分子残留病灶(MRD)分析结果,发现基于ctDNA检测判断的MRD阳性,往往早于DFS事件发生,中位前置时间为4.7个月,而在分析纳入的112例奥希替尼(奥西替尼)治疗组患者中,75%(84例)在治疗和治疗后随访期间,均处于无DFS和无MRD事件的状态。
该分析虽然提示MRD检测阴性可识别一部分从奥希替尼辅助治疗中长期获益的患者,但MRD检测的表现并不够理想,主要是阴性预测值较低(65%),不能识别全部发生DFS事件的患者(68%的MRD/DFS事件在奥希替尼(奥西替尼)辅助治疗结束后发生),因此单次MRD检测还不足以在临床常规应用,但相关探索还将继续进行。
最后,杨帆教授再度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遵循ADAURA研究设计,足疗程使用3年奥希替尼(奥西替尼)辅助治疗的必要性:“3年的奥希替尼辅助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,这是现有临床研究提供的证据,而且辅助治疗的时间越长,获益可能就越明显,虽然临床上还要考虑治疗副作用、卫生经济学成本、患者治疗意愿、用药便捷性等等,但ADAURA研究严谨证实了3年奥希替尼(奥西替尼)足疗程治疗的良好获益和耐受性,就需要按照3年足疗程进行标准治疗。”更多信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微信咨询: